English

善治必达情 达情必近人

世纪风
2000-02-02 来源:光明日报 石劲松 何芳 我有话说

郑板桥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集横溢才学和清政勤勉于一身的廉吏。他在潍县任知县时留下的名诗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,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至今仍广为传颂。据说,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曾下乡微服私访,看到一户人家门上贴着一幅对联,上联是:二三四五;下联是:六七八九;横批是:南北。郑板桥即令差役速回衙取来一袋白米和一些衣服送给户主,户主感激不尽。事后,差役问其原故,郑板桥笑曰:“这户人家缺一(衣)少十(食),没有东西过年啊。”

郑板桥以儒雅风范体察民情、善解民意、爱民如身的做法实在让人感佩。古人云: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;善为政者,必重民心;圣人治天下,体民之情,遂民之欲。清代唐甄曾言:善治必达情,达情必近人。意即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必定通晓民情,通晓民情的人,必定亲近人民。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之本。在工作中,我们党坚持走群众路线,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,与人民群众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,建立鱼水情意。从毛泽东同志在三年困难时期拒吃猪肉,到刘少奇同志亲自接见掏粪工人;从周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视察邢台地震灾区,到彭德怀深入农村调查研究,所有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共产党人体察民情的殷殷情怀。正因为群众路线的强大威力,使得我党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,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。

在新的历史时期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爱民如身的优良作风得到了传承。孔繁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在孔繁森看来,藏族老人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,藏族同胞的疾苦无时不牵挂在他的心头。他的足迹遍布西藏阿里地区的各个乡镇村落,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藏族同胞的心坎上,在青藏高原树立起共产党人的爱民丰碑。

作为反面教材的是,现实生活中的少数干部则是养尊处优、官气十足,身为公仆却不具备公仆的素养和姿态。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:“官大了,长胖了,大爷大娘全忘了”。这些干部对群众的正当呼声充耳不闻,对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。他们与上级的关系是“鱼水”关系,与百姓的关系则是“油水”关系。他们把群众视为“刁民”、“贱民”和“草民”。他们把“下基层”变成了“吓基层”,下乡途中往往警车开道,前呼后拥。这些“公仆”连封建官吏爱民、济民这个最起码的素质都不具备,更谈不上是做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